联系方式

    TEL:0591-83766327

    FAX:0591-83853793

    ADD:福州市仓山区南江滨西大道199号(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东侧)

    WEB:www.fzghg.com

    EMAIL:FZGHG2014@qq.com

展馆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展馆动态 > 展馆资讯

大福话福州(三十二)停留在文庙的旧时光

       烈日炎炎、草木兹华,无意间穿过福州文庙朱红色的围墙,却不曾想到,偶然的相遇却是场追本溯源、精神还乡的奇妙之旅。

       儒家文化在神州大地上传承千年,不仅交织起牢不可破的文化底蕴,也将无数中国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,位于圣庙路上的福州文庙就是儒家文化的物化体现之一。

 

 

       福州文庙的前身是唐大历七年(公元772年)始建的学宫,在宋代太平兴国年间被改成孔子庙。又因为宋熙宁、明洪武、清咸丰年间的三场大火,千年来文庙屡毁屡建,现存庙宇大多为清咸丰年间所重建。

       从于山脚下拐入圣庙路,可见朱红色的围墙下矗立着一座石碑,碑上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“文武官员至此下马”几个大字,以显示人们对孔子以及他的儒家文化思想的尊敬与崇尚。

       大门东西两侧分别刻着“江汉秋阳”与“金声玉振”,比喻着儒家文化的高洁品行与渊博学识。踏进六柱三开间的棂星门,白玉堆砌的泮池与泮桥映入眼帘。

       泮池与泮桥是文庙区别于其他寺庙的特征。在古代,泮桥象征着学子的荣耀与追求,因为只有考取功名的学子才能在泮桥上昂首而过。

       穿过门扉,肃穆的大成殿令眼前豁然开朗。作为福州文庙的主殿,大成殿工程浩大,远远看去,大殿青石相交、黄瓦覆顶,坐北朝南、颇具威严。走到殿前,石檐、石柱、木桩错落有致,古朴雄浑,顶上木材穿斗,相卯相契,简洁流畅。

       在大成殿内,悬挂着六面大匾额,用鎏金大字书写着“万世师表”“与天地参”“圣集大成”等字样。彰显着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举足轻重的地位,以及传承至今的尊孔、重教精神。

       在大殿中心,青石孔子坐像栩栩如生,大殿四周,七十二尊圣贤雕像神态各异,一时之间,仿佛回到了春秋时期。七十二位弟子围绕孔子而学,孔子正向弟子们传授包含礼、乐、御、射、书、数的“君子六艺”,传达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的理念。

       在大成殿的四周,还摆放着几十件功能不一的礼器、乐器。礼,代表着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,在孔子眼中,礼如同奏乐、以钟鼓发声、以玉罄收韵,众生守礼才能社会和谐。

       一进文庙,胜迹如林。在雕花门楹的背后,讲述的是孔子的生平,是熠熠发光的功勋,是“博施于民、而能济众”的精神追求。回廊不长,却能令人重温先哲的精神。

       在大成殿前东侧,记载着“福州历代进士名录”,自唐以降,成百上千个名字串联起中国科举的历史。在上面,你或许可以找到与自己一样的、古老而熟悉的姓氏,找到以往人文荟萃的历史。

       走遍文庙,令人印象最深的,不是宽敞的庭院,不是苍翠的古柏,而是根植于每一代中国人心中的词汇——教育。世间的繁华和人类的生命与光阴相比如同过眼烟云,只有教育才能将珍贵的文化代代相传。

       在文庙中逗留越久,就越发生出“仰之弥高”的感慨。

       春秋作古、岁月不居,早已印证孔子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”名言,时光还在继续,或许读书不仅为了一窥先贤,更为了能继往开来。

Copy right @ 2016-2023 版权所有 福州市城市规划展示馆
参展热线:0591-83766327 闽ICP备16012051号
地址:福州市仓山区南江滨西大道199号(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东侧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