闽剧也称作福州戏、福青戏,是用福州话演唱、念白的福建地方戏曲剧种。流行于以福州市为中心的闽东地区,也传播到闽北、闽中以及台湾和东南亚各地。闽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,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明万历年间,在福州流行着一种“儒林戏”,以外来声腔结合俗曲俚歌所创的“逗腔”为主要唱调。清光绪年间已有13家“儒林班”,盛行一时,剧目大多出自文人手笔,如《紫玉钗》、《墦间祭》等。辛亥革命后,儒林班逐渐与平讲班、唠唠班三者合一,形成了“闽班”,即今之闽剧。
闽剧的音乐唱腔是由洋歌、江湖调、逗腔和小调等四大类组成的。粗犷激越的"江湖调",通俗平畅的"洋歌",典雅婉约的"逗腔",清新活泼的"小调",其中前三类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弋阳腔、昆曲和徽调的影响,并保留着高腔的帮腔形式,后台帮腔叫做"掏岭"。又有吸收自"唠唠"的部分唱腔和曲牌。演唱时男女均用本嗓,其特点是高昂激越,朴实粗犷,但也有细腻柔婉的唱腔。
唐代,福州就有歌舞百戏的演出。南宋时,南戏《张协状元》采用福州民间小调《福州歌》和《福清歌》作为曲牌。明代,昆山腔,弋阳腔等传入福州,且福州方言戏曲亦逐渐兴起.清光绪初年到辛亥革命前后,福州的儒林班、江湖班、平讲班,开始互相吸收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,互相移植上演剧目,彼此渗透,融为一体,发展成为"闽班"。1924年,郑振铎先生将《紫玉钗》,《墦间祭》送商务印书馆出版。
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,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闽剧的布景被习惯地称为“福州派布景”。
一个地方戏曲剧种有自成特色的布景艺术闻名于世,风靡东南亚各国,这在拥有几百个剧种的我国戏曲舞台的漫长历史中并不多见。